总忍不住啃指甲、拔头发、抠皮肤……这到底是啥病?

发布者:小舟发布时间:2022-03-03浏览次数:444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临床上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做“拔毛障碍”。


比如我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位青少年患者,她总控制不住地拔自己的头发,头上已经形成一块块斑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患者的母亲既痛苦又无奈,想了很多办法阻止孩子拔头发,包括把孩子的头发剃掉。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孩子竟开始拔眉毛。


还有的患者会忍不住抠自己的皮肤,导致皮肤损伤,留下密密麻麻的伤疤。在临床上,这叫“皮肤抓痕障碍”或“抓痕障碍”。


还有一种更常见的、但未被纳入疾病范畴的异常行为——反复、持续地啃指甲,或者抠指甲,甚至啃关节。


针对这类精神心理症状,国外有学者专门设立了一个命名,叫做“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ur,下面简称BFRB)。


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


拔体毛、抠皮肤、啃指甲、啃关节这些明明会带来疼痛,还留下不美观的瘢痕,为什么患者还会忍不住反复进行?


美国相关研究人员Sara Talpos曾发表过详细的文章,解释这类精神心理障碍的由来。她也曾是一名拔毛障碍患者。


文章原名为《The hidden epidemic of compulsive hair pulling》,最近有国内人士进行了全文翻译,并起名为《强迫型拔毛癖的来龙去脉》,感兴趣的可自行搜索浏览。


这篇文章里提及,现实中其实有很多人深受BFRB的困扰,美国总人口里的5%就存在这类精神心理障碍。至于我国的患病率,目前仍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文章里还回顾了BFRB不堪的“历史”。虽然患者数量众多,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怪胎,极力避免外界知道自己的异常行为。即使患者求医了,临床中也不被重视,还很容易被错误解读。


比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精神卫生研究人员曾认为孩子出现拔毛障碍,是源于“孩子和最初的爱情对象——母亲”之间的激烈冲突,是孩子们在“大量力比多的驱使下”拔头发,用来替代情感缺失的母亲。


这明显是受到了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的影响,总是从“力比多”、“性”、“恋母情结”等角度去解读个体的异常行为。


直到1987年,拔毛障碍才被收录到DSM(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26年后,也就是2013年,DSM第五版(DSM-5)才收录了皮肤抓痕障碍。


可就算是这样,对BFRB的误解、污名化仍普遍存在。


文章里提到,国外有的心理学家会故意嘲笑拔毛障碍的患者,有心理健康专家还曾对一名拔毛障碍的患者说,“拔头发就像当众手淫一样”,他必须停止这一行为。这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羞辱。


即使是现在,国内还有很多精神科医生、所谓的心理专家用精神分析来解释啃指甲的行为,认为这是孩子的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孩子攻击的欲望被压抑。


必须说,这类解读、尤其是基于精神分析流派的那些,都是非常不科学的。不但难以解决患者的症状,甚至是道德层面对患者的羞辱,加重他们的病耻感和心理压力,令亲子关系恶化,患者的情绪波动更大,病情也就更加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到底该怎么理性、深入地看待这类疾病?


除此之外,我还想基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临床实践,更加深入地谈谈这类疾病的心理根源。


在目前权威的DSM-5和ICD-11(世卫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拔毛障碍和皮肤抓痕障碍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


因为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两种疾病与强迫症类似,都有强烈的重复行为冲动,而这类行为对日常生活没有实际意义,甚至还有害。


但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指出,强迫症和BFRB表面上很相似,但其实有很多不同。强迫症患者从事强迫行为时,是焦虑的、紧张的、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BFRB患者在拔毛、抠皮肤和啃指甲时,情绪是愉悦的。


这种分析很有道理,也与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的发现相符。我们还发现,绝大部分典型的强迫症患者有“强迫与反强迫”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他们明明知道这个行为没必要,但他们就是忍不住进行。


但BFRB患者没有“反强迫”心理特征,他们不会觉得拔毛、抠皮肤、啃指甲没必要,只是觉得这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外界的评价;可因为这类行为带来较强的放松和愉悦感,他们又欲罢不能。


就好比有严重烟瘾的人,他们不会觉得吸烟没有必要,可是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他们太习惯于通过吸烟的方式来获得放松、愉悦了,所以很难戒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拔毛、抠皮肤、啃指甲和吸烟对于患者来说反而是必要的,因为提供了他们非常需要的放松和愉悦感。


也就是说,从心理特点来看,BFRB实际上是一种成瘾疾病,是拔毛成瘾、抠皮肤成瘾和啃指甲成瘾,都存在明显而较强的心瘾。


在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中,我们曾经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来治疗这类疾病。


这种技术是为患者建立新的、健康的条件反射,让他们一想到这类行为时不会感到放松、愉悦、兴奋,而是感到很平静,甚至是厌恶、恐惧,这样就能减缓、甚至消除他们的症状。


临床实践发现,对于病情轻微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是确切有效的。但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来说,其效果不稳定,症状可能减轻、甚至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又打回原形,又或者演变成其它成瘾疾病,比如赌博成瘾、酒精依赖等等。


随着我们对成瘾疾病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行为成瘾背后往往存在病理性记忆,包括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在实施BFRB行为感到愉悦、兴奋而形成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讲得简单一些,就是这部分人一直内心压抑,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和扭曲的认知,但又缺乏积极健康的释压方式。当结合其它因素,他们感受过拔毛、抠皮肤、啃指甲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感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为成瘾行为。


所以,这类患者除了BFRB症状之外,往往还有其它精神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这些疾病的心理根源都是一致的,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就是典型例子。


她叫乐菱,16岁,总喜欢抠自己身上的伤疤,然后把带血的痂疤吃掉,感觉很舒服、放松。她抠过的伤疤继续流血、结疤,她就再抠、再吃。


这导致她的胳膊、肩膀、背部、腿部布满了伤疤,而且因为反复抠,伤口根本没有办法愈合。


除此之外,她还被北大六院等权威精神科的专家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而通过用药方案来看,这些大夫还考虑她有非典型的双相障碍。


从行为来看,乐菱这是“吃血痂成瘾”,非常独特。但血痂没有精神活性作用,也没有镇静作用,不属于可成瘾物质。所以我们当时判断,这个奇特行为的背后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是病理性记忆所致。


果然,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催眠治疗师发现了4个病理性记忆,这与她童年时期接受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乐菱的症状与父母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可这都是父母在无知、无意中造成的,有很多还是父母出于善意的初衷,绝不是精神分析流派所说的“攻击”“控制”“力比多”。


我们对乐菱的这些病理性记忆进行了修复,并进行了系统化的认知强化干预、家庭治疗等,乐菱反复抠伤疤、吃血痂的行为很快就消失了,情绪症状也大幅度缓解,现在康复得很好。


所以,对于拔毛障碍、抓痕障碍和反复啃指甲的行为,希望患者、家属、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要有更加深入、科学地理解,这是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真正走向康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