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下午13:00,教育学院在J04B103成功举办心理委员培训会。培训由学院“解压小屋”心理健康工作站承办,旨在增强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范工作要求,助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会议伊始,学院心理辅导员石兰介绍了心理委员的角色认知、职责界定和工作内容。心理委员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是师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沟通桥梁、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者。她强调,心理委员应具备强烈的保密意识、高度的工作认同感、同理心,以及良好的倾听和沟通技巧。
学院解压小屋心理健康工作站学生负责人周雅鑫及工作站组织部部长连海菲从班会开展、团辅游戏、危机预警和手册管理四个方面,详细阐明了本学期心理委员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了心理委员的工作事项,包括了解班级同学的关系和精神状况,及时上报班级矛盾,进行初步调节和缓和,适当记录同学心理状况,并协助学校开展心理普查和问卷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心理委员们对工作内容和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此次培训不仅为心理委员们明确了工作方向,也加深了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心理委员们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环境。学院今后也将持续强化培训,切实落实“学校-院系-班级-宿舍-朋辈”五级心理健康教育防护体系,使心理委员更好地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共同推动学院心理健康工作迈向新台阶。
(教育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