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压力和竞争往往让我们感到疲惫甚至迷茫。其实,幸福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它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社交关系,甚至个人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许多人认为幸福是一种被动的情感体验,但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指出,幸福实际上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和习惯培养得以提升。例如,表达感激、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活动中体验心流状态,都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三种简单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满足感和快乐感。
01
第一种:改变消极想法的比例
有时候脑海里充满了消极的念头,这些念头往往会让我们情绪低落?研究发现,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想法(多达80%)可能是消极的,但好消息是,改变这个比例并不难!当我们用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想法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①试着培养表达感激的习惯
可以从写日记开始:记录今天学到的知识、发生的美好事情、明天的计划,还有一件让你感到感激的小事。花上几分钟思考并写下你觉得幸运的地方,这会帮助大脑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积极的想法会越来越自然地出现在脑海中。
②学会不让自己陷入过度思考
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反复思考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并为此不断给自己制造烦恼。其实,学会控制这种过度思考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不快乐。
试试冥想吧!它不仅能帮你察觉到自己陷入负面循环,还能让你学会插入一个积极的想法,打断这个循环。如果你总是为过去的某些事耿耿于怀,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事情,把它们转化成一种积极的体验。这样,消极的情绪会慢慢被化解,就会感觉轻松很多。
02
第二种: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
我们其实天生就是需要社交的生物!我们的基因里写满了这种需求,而当我们切断了与他人的联系时,不仅心情会变得低落,甚至大脑也可能因此受损。这听起来有些可怕,但也说明了社交对我们有多重要。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交呢?其实很简单:
和别人聊聊天,交流信息、一起解决问题、甚至开开玩笑,都会让人觉得充实和愉快。这些互动会在我们的心里点燃快乐的小火花。
我们一定也会遇到难过的时候,当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漩涡时,往往很难一个人走出来。但如果我们有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可以倾诉,很多压力、内疚和其他负面情绪都会在这种分享中慢慢散去。你会发现,痛苦被分担后变轻了许多。
试着每天主动联系至少一个人,不管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还是邻居、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只要开始一场对话,就能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社交技能也会变得更好,还能和更多人建立稳固的联系。这不仅让我们更快乐,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03
第三种:多一点“心流”的时间
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就叫做“心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过多思考,仿佛一切都在顺畅地进行着。这种体验会让人感到无比愉悦。
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大脑会释放出大量让人感到愉快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这些物质不仅让我们感到快乐,还能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不管是你的兴趣爱好、工作,还是某项技能,只要有机会让你全情投入,就值得每天花点时间去体验。这不仅能让我们感到满足,还能帮助我们变得越来越擅长所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有些人甚至能将这些兴趣发展成一生的事业,让它们成为一种既令人快乐又有意义的技能。
试着找到那些让你感到充实的活动吧,可以从小小的兴趣开始,比如画画、弹琴、运动,或者学习一门新技能。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沉浸,每天都花些时间享受它,你会发现生活中多了很多闪闪发光的时刻。
幸福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简单的习惯和行动一步步培养起来的。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建立深厚的社交联系,以及享受那些让你“忘记时间”的快乐时光,都是通向更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
别再等“幸运之神”降临,试试从小小的改变开始,找回那些简单却真实的幸福感吧!
文章源自壹心理